前 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高中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其教育质量备受关注。为了全面展示职业高中的教学质量和成果,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编写了《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中质量年报》。
1.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级中学(见图一)系原第一机床厂职业高级中学,成立于1980年,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工厂培养技术工人。1995年,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经济效益开始滑坡,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1998年2月学校加入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原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为龙头的民办教育集团——黑龙江东亚学团,学校易名为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级中学。2008年8月20日,由齐齐哈尔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人民政府和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四家单位共同签署的文件《关于对东亚学团资产清查界定和处置的协议书》中,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中办学性质被界定为“国有公办”,执行托管协议,委托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原齐齐哈尔职业学院)进行管理。
曾经获得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省级标兵、国家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先进实验院校、共青团齐齐哈尔委员会颁发“全市五四红旗团委”、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先进集体”。校园占地面积25108.8平方米,建筑面积(校舍面积)23408.5平方米。学校资产总额6547.17万元。
图片一 学校大门
1.2专业概况
学校现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西式面点、学前教育、建筑设备安装、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铁路客运服务等多个专业。目前,招生良好的专业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学校品牌重点专业。连续开设5年以上的专业为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占所有专业的比率为50%。
本年度无新增专业。
1.3学生情况
目前学校在籍学生37人(见表1)
年度 |
招生人数 |
在校生人数 |
毕业生 |
人数 |
巩固率(%) |
2022 |
21 |
30 |
0 |
0 |
2023 |
10 |
37 |
3 |
100 |
表1:近两学年中等职业学校规模结构情况一览表
2021年注册学籍6人,2022年注册学籍21人;2023年注册学籍10人;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学校教职员工承担招生工作任务,制定激励政策激励教工积极参加招生工作,调动了全体教职工招生工作的积极性;给初中生毕业生面对面的讲解学校的专业特色,升学特色、就业特色;签订订单专业,扩大宣传力度,用升学与就业双保障带动招生。
1.4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42人(见表2)
年度 |
专任 教师人数 |
生师比 |
专业课及实训指导教师数 |
双师型 教师 |
专任教师学历 |
高级职称 教师 |
在编 教师数 |
人数 |
占专业教师比例(%) |
硕士以上学历人数 |
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
本科以上学历人数 |
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人数 |
比重 (%) |
2022 |
24 |
0.38:1 |
18 |
15 |
83.33 |
1 |
4.17 |
18 |
75 |
7 |
29.17 |
24 |
2023 |
25 |
0.82:1 |
19 |
16 |
83.33 |
2 |
8 |
18 |
72 |
7 |
28 |
25 |
表2:近两学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总体情况一览表
其中编制人数为25人。师生比为1:0.82。专任教师数25人,“双师”素质专任专业教师总数16人,占专任教师比例64%;高级职称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28%;中高级职称17人,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数的68%。研究生学历2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本科学历18人,占专任教师数的72%。
1.5设施设备
校园占地面积25108.8平方米,2023学年生均校园占地面积678.6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408.99平方米,2023学年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32.68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419.7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1.34万元。2023学年学校实训实习工位总数1256个,生均42个工位。2023年纸质图书总数10564册,生均图书352册。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为100M,教师全部能够利用数字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运用PPT课件等形式进行教学。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资源,使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融合,形成现代化理念、技术融合的教学范式,教师信息化水平与能力大幅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打开新局面。学校新增数字资源150册。
2.人才培养
2.1党建引领
在过去的一年中,党支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合东亚职业高中的实际工作,优化了支部的组织结构,增加了年轻力量的加入,激发了党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在思想建设上,注重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党支部每月举行党员学习交流会,组织党员进行集中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集中观看学习纪录片。党支部开展支部书记与党员同志谈心谈话、党员个人谈心谈话活动,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党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
为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支部开展丰富的党建活动。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积极分子参观革命历史遗址、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电影、举办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创业的历史,增强了党员同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全面落实校园安全建设,2023年3月-11月党支部开展了校园安全大检查、国家安全教育活动、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校园防火防灾演习等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责任。校党支部与新宫社区党支部、安顺利派出所、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女警宣讲团、龙沙交警大队交等组织开展联合教育活动,2023年3月27日校党支部联合新宫社区党支部、安顺路派出所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见图二)。2023年5月12日校党支部联合新宫社区共同走进消防中队,开展“大手拉小手致敬'火焰蓝',安全牢记心中”主题实践活动。2023年11月22日齐齐哈尔市颖泰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颖为在校师生做“完善自我,乐享成长,在求学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主题讲座。
图片二 党支部联合新宫社区党支部、安顺路派出所进行普法宣传活动
立足于服务社会志愿服务,全校师生走进新宫社区辖区,开展“整治环境卫生,扮靓美好家园”小区环境整治活动,铲雪除冰除小广告,为居民出行消除安全隐患,创造优美居住环境,获得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赞扬。2023年6月党支部带领东亚老年大学学员开展庆七一文艺汇演活动,宣传党的政策,讴歌新时代精神。2023年9月东亚师生、东亚老年大学联合开展“颂歌献给祖国”迎十一文艺汇演活动。2023年10月,党支部联合五龙街道新宫社区开展“重阳节慰问活动”,为社区孤寡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送关爱。10月25日党支部走进颐养院开展慰问演出,《祝福祖国》、《军歌联奏》、《听伟人的声音》、《夕阳红》等节目深受颐养院老年人的喜爱,志愿活动的社会反响较好。2023年校党支部带领老年大学歌舞团、合唱团、时装队,在省市各级大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社会影响力较好。
图片三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在新党员的培养上,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委员会关于党员发展的要求,党支部综合考查各位同志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广泛征求支部党员教师意见,认真听取学生们的评价,确定李琳、孙萌萌、秦爽三位同志为发展对象。2023年10月,党支部接受朱红同志向组织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党支部将会对朱红同志的入党动机、思想状况、对党史的学习、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考核。
2.2在校体验
学校坚持“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思想教育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严格制度管理,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的寄语精神,以实际行动领悟二十大会议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志,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履行好“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组织开展了“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2.3建设目标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强化教学管理,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具有东北地域性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以下为实施措施。
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资源,建设具有东北地域性特色的校园景观,如冰雪雕塑等。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如设置文明礼貌标语牌、道德模范宣传栏等。
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德育工作、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根据东北地域性特点,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制度,如寒暑假社会实践制度等。
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东北民俗文化节、冰雪运动会等,弘扬东北地域性文化特色,培育师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社会实践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见图四)。同时,结合东北地域性特点,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片四 增强社会责任感 劳动教育
课程文化建设:课程设置上,注重体现东北地域性特点,开设有关东北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课程或选修课。同时,鼓励教师开发具有东北特色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教育水平。同时,鼓励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家校合作建设: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通过举办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促进家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社会资源利用: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如与当地企事业单位、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邀请社会名人、专家学者到校进行讲座或交流等。
评价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定期对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实施方案,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
宣传推广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和活动成果。同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4技能培育
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充分体现职业高中教学特点,提高师生技能水平。以赛促学是指通过参加比赛、竞技等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技能水平。在职业高中教学中,以赛促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设置与比赛相结合:学校将课程设置与各类职业比赛相结合,通过比赛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
自主开发项目比赛:学校还自主开发一些项目比赛,如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等。这些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赛促教是指通过比赛、竞技等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在职业高中教学中,以赛促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参与比赛: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比赛,如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设计大赛等(见表3)。通过参加比赛,教师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能将比赛中的经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序号 |
所在 县区 |
所在单位 |
姓名 |
学术成果类别 |
成果题目 |
14 |
龙沙区 |
东亚学团 |
蔺宏 |
其它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15 |
龙沙区 |
东亚学团 |
董得江 |
其它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78 |
龙沙区 |
东亚职高 |
李琳 |
优质课 |
《满江红》 |
96 |
龙沙区 |
东亚职高 |
蔺宏 |
优质课 |
《数列知识点梳理》 |
98 |
龙沙区 |
东亚职高 |
戚玉娟 |
优质课 |
《指数函数》 |
140 |
龙沙区 |
东亚职高 |
孙萌萌 |
优质课 |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 》 |
155 |
龙沙区 |
东亚职高 |
张丹 |
优质课 |
《认识被动语态》 |
200 |
龙沙区 |
东亚职高 |
纪欣 |
教学设计 |
Unit1 Personal and Family Life(Reading and Writing) |
258 |
龙沙区 |
东亚职高 |
秦爽 |
教学设计 |
招贴设计 |
270 |
龙沙区 |
东亚职高 |
吴彦海 |
教学设计 |
创建索引 |
表3:教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技能比赛
2.5毕业去向
在毕业生工作上,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逐步向“升学与就业并举”的方向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2023年,学校共有56名毕业生,其中单考单招14人,对口升学4人,就业38人。升学率达100%,对口升学本科率达50%(其中林佳洵同学专业课满分全省第一,总成绩全省第九,全市第二)。学校为就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党支部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就业洽谈会,学校与齐齐哈尔龙建供热有限责任公司、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人才培养协议、就业协议等等)(见图五),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校企联合促进学生就业。
图片五 校领导到企业实地考察
3.产教融合
3.1基本情况
学校一直致力于实现产教融合,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实用性。通过与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合作,学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本报告将详细阐述学校的产教融合基本情况、教学特点及具体实践。
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更加贴近行业需求。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同时学校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员工培训服务。
学校牵头组建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邀请行业内知名企业和专家参与,共同研究制定职业标准和教学大纲,开发实用性强的教材和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学校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适应性。
“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 学校与当地政府、行业协会及多家企业共同组建了“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学校负责教育教学,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和提供就业机会。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校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
职业高中产教融合教学特点:以实践为主导,学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学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讲授、实践操作、企业实习、小组讨论等。这种模式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学校重视师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行业培训和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邀请企业专家和行业资深人士担任客座教授或实习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指导。
学校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满足了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同时,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学校与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期间便接触到企业的实际项目,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模式实现了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学校建立了定期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社会评价信息。根据反馈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的产教融合教学特点鲜明,实践环节贯穿始终,多元化教学模式和重视师资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通过校企合作、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等多种形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还为行业和企业提供了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支持。
3.2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研制: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的研制。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深入企业、行业协会、教育机构等合作伙伴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为各专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学校积极推行双元培育试点,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开展师资培训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通过双元培育试点,学校成功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学校还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采用“学生+学徒”的双身份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接受传统理论教育的同时,通过企业实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实际工作技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学校结合各专业的特点,选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组织学生进行培训和考试,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试点工作,学校成功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学校一直致力于优质专业建设。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重点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优质专业。学校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设施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措施,使这些专业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学校还积极推动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设冠名班或订单班。这些班级的招生和培养目标均与企业的需求密切相关。企业参与到班级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也满足自身对人才的需求。这种合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共赢。
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学校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的研制,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职业高中产教融合的教学特点,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将齐齐哈尔企业引入学校,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采取实施“工学交替、教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堂搬到企业,由技师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见图六)。
图片六 学生到企业实践
3.3课程建设
目标明确:课程标准应明确阐述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内容更新: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保障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注重实践:课程标准应强调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模块化设计: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选择,课程标准应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每个模块涵盖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多元评估: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书面测试、实际操作评估、项目报告等,以便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实施情况: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活动,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反馈与调整:学校定期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对课程标准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行业合作:学校积极与相关行业合作,了解行业对课程标准的认可程度和使用情况,以便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
就业导向: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课程标准研发和教学应用情况都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导向,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在线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学校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学校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合,技术平台搭建,课程开发与设计,试运行与优化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课程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已成为职业高中学校的重要发展方向。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建设一个具有职业高中特色的资源库。
教材建设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对于保障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应职业高中教学特点:学校教材出版工作紧密围绕职业高中教学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专业教师团队,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进行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职业高中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整合行业资源:为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学校积极与相关行业合作,将最新的技术、理念融入教材中,使教材更具实用性。
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研发,学校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确定实践目标之后,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对实践计划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4师资建设
为了提高职业高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国培学习和企业培训等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重点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技能、专业素养培养、教育技术应用。通过持续的师资培训学习,教师队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市场需求。这些成果的取得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充分体现了,职业高中教育的专业性和岗位要求,具有鲜明的职业高中教学特点。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学校注重名师名匠工作室的建设,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度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
学校邀请了来自行业一线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了名师名匠工作室。开发实用课程:根据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名师名匠工作室的成员共同开发了一系列实用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下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们将企业实践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职业素养等元素融入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们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预期在三年内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实施“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教师实践平台、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
实施步骤:制定方案:组织专家团队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步骤。认定标准制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明确认定条件、程序和评价标准。培训计划制定:设立专项培训计划,针对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激励机制实施: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双师型”教师,同时对“双师型”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校企合作实施:加强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工作经验。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到校授课,加强产学研合作。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对“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与绩效工资、评优评先等挂钩。总结评估: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同时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
名优教师培育: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学校设立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完善的福利制度以及畅通的晋升通道。同时,学校根据教师的教学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教师提供实地考察和实习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努力创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共同提高。此外,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研讨会、研修班等活动,以拓宽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
学校不断优化教师培训体系,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发展战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涵盖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学校还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和行业领袖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4.国际合作
无
5.服务贡献
5.1职普融通
学校在2023年学校质量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教学服务贡献的职普融通情况。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包括职业启蒙教育、职业体验、劳动教育、师资互派、实训室开放共享等方面,帮助部分学业困难学生按规定在职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并接受部分职业技能学习。
在职业启蒙教育方面,学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规划。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环境,提高他们的职业认知和兴趣。
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通过开设劳动课程和组织劳动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提高他们的劳动素养。
在师资互派方面,学校积极与其他学校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互派教师和学生交流,可以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文化交流,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实训室开放共享方面,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实训设备和教学资源,为其他学校和学生提供实训和技能培训服务。这有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针对部分学业困难学生,学校还开展了帮助他们在职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并接受部分职业技能学习的项目。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和技能培训,帮助这些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学校在2023年职普融通方面的显著贡献,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活动和与其他学校的合作交流,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教育支持和职业发展机会。这种有效的职普融通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5.2科教融汇
学校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全面的课程设置和紧密的产教融合在教育界独树一帜。2023年,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了科教融汇,深化了产教融合,大力推动了技术服务和咨询、开发和创新,以及行业企业新技术融入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学校积极开展技术服务,通过专业教师团队,为社会提供了包括但不限于烹饪、机械、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专业服务。同时,学校还承接了多项与企业合作项目课题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的技术咨询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各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针对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专业、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学校还通过开设讲座、研讨会等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咨询服务。
在技术开发与转让方面,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项目,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学校十分重视行业企业新技术的融入教学工作。各专业都建立了与相关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到校授课,讲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学校还将这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学校在2023年的科教融汇贡献中,充分展现了积极创新精神。学校在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行业企业新技术融入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科教融汇工作,努力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5.3校际帮扶
无
5.4服务地方社区
学校党、团员及青年学生们走进社区,为社区群众服务,组织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清理积雪、清理卫生,到孤寡老人家中进行慰问、助教敬老,为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排忧解愁。
6.文化传承
6.1传统文化传承
学校深信职业教育并不仅仅是教授技能,更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塑造品格的育人过程。学校传统文化已渗透到日常教学与课程中(见图片七),通过宣讲、文化故事的渗透等方式,使学生们在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也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片七 孝道宣讲
学校注重国学教育,通过开设经典诵读、古代诗词欣赏等课程(见图片八),引导学生们接触和了解国学知识,提升其文化素养。同时,还定期举办国学知识竞赛、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们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图片八 红色教育 经典诵读比赛
书法和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校特设书法和戏曲课程,由专业教师进行授课。通过临摹名帖、学习歌曲表演,学生们不仅能提高书写水平,还能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此外,学校邀请书法家和歌曲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和表演,让学生们能与大师们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和学习。
传统节日习俗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如“春节习俗”、“中秋赏月”等(见图九),让学生们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礼仪,引导他们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此外,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包包子、做月饼等,让学生们能在实践中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图片九 传统文化PPT制作比赛
非遗传承与历史文化保护,学校与当地非遗工艺教师合作,开设了剪纸、泥塑等非遗课程,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定期组织历史文化考察活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创意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校还开设了如“中式花卉纸艺设计制作”、“传统中国工艺品编织”等文化创意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通过对古代思想家和现代技术大师的思想的理解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社会责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坚信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职业人才。
6.2学校文化建设
本年度,学校继续秉承“以人为本,以技为魂”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关注职业技能的提升。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训设施投入,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以其独特的校训“厚德搏技,好学力行”为基础,致力于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此校训强调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技术技能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以校训为基本指南:厚德搏技、好学力行。
具体表现形式为:学校举办各类校园活动,如文艺比赛、运动会、职业竞赛等,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竞技精神。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学校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职业观念。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提前了解并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如志愿者活动、帮扶贫困地区等,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以其“厚德搏技,好学力行”的校训为指导,积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师的引导以及校企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道德、技能和学习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同时,学校通过社会服务的参与,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深化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学校在建筑设计上注重融入职业教育的元素。教学楼的走廊上设立了职业教育成果展示区,用以展示历届优秀毕业生的职业成就,激发在校学生的职业热情。此外,走廊墙壁上也展示了各种行业的企业文化、职业信息和专业技能等内容,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职业世界。
实训文化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年度,加大了实训设施的投入,建立了多个高标准的实训室,涵盖了多个热门专业。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同时,通过开展技能大赛、专业展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和荣誉感。
在专业文化建设方面,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专业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等;这些专业文化的形成与展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鼓励各班级结合专业特色和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例如,有的班级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组织了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有的班级以志愿服务为主题,开展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有的班级则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组织了各类传统文化活动。这些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集体精神的重要场所。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开展了宿舍美化比赛和宿舍才艺展示等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装饰宿舍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同时,通过开展宿舍卫生评比和宿舍纪律评比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集体荣誉感。
7.发展保障
7.1、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石。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7.2、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提高经费比例,确保职业教育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同时,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
7.3、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学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应积极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参与职业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此外,应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和考核机制,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
7.4、设施建设
设施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应注重教学设施、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教学和实训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应积极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保障。
7.5、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师资培训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应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7.6、质量评估
质量评估是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同时,应积极开展社会评价,接受社会监督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质量评估,可以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7.7、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应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社会应尊重技能人才的价值和贡献,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通过提高社会认同度,可以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
8.面临挑战
挑战1:
教学质量竞争挑战及应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挑战。举措:强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质: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生评价反馈: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挑战2:
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挑战及应对:如何确保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如何掌握就业市场的变化:如何加强教师团队实践经验。举措: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生职业规划指导。
挑战3:
职业教育教师团队的建设挑战及应对: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单一。举措:设立激励机制,增加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展团队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挑战4:
拓展招生渠道挑战及应对。举措:制定合理的招生方案,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要,增强学校吸引力 ;加大整体投入力度,提升学校整体实力,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做到强内涵、树形象、做特色,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发展。
9.特色案例
深化产教融合,引领中等职业教育新篇章
一、实施背景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级中学始终坚持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学校与当地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新模式。通过这些合作,学校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案例将重点介绍学校在产教融合改革中的特色案例,以及其取得的成效。
二、主要做法
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中学校一直致力于实现产教融合,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实用性。通过与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合作,学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一)探索市域产教联合体
学校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这种联合体的模式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促进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在教学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实习实训的基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就业方面,企业优先录用学校毕业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学校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适应性。
创新教学模式
在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级中学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成功引领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新篇章。学校根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或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利用项目式学习、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师资队伍、产教融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其中的创新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
二、企业合作方式创新
校企合作新模式,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级中学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也为企业提供了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使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企业参与课程设计,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行业需求。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助于企业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
三、取得成效
(一)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和企业合作方式的创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强化实践教学,实施“双师制”,开展校企合作,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持续改进教学模式。
增强企业的互动与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企业实地考察、实训项目合作、教师培训与交流、设立奖学金与助学金、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组织技能竞赛、完善反馈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还能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确立产教融合的理念,学校首先明确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强调产业与教育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校坚信只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技能,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提供实践教学的设备和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流程。
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
学校的成功经验提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社交平台和线下活动,积极宣传产教融合的理念和实践。强调了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开展公开课和讲座
学校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职业教育专家进行公开课和讲座,向社会各界介绍职业教育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优势。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公众的参与度,也提高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级中学以“深化产教融合,引领中等职业教育新篇章”为特色,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期望未来,更多的职业学校应借鉴并采纳这种模式,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繁荣和发展。